“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這句廣為傳頌的句子,以蒹葭起興,展現了“深秋清晨,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的景象。
《禮記·月令》中說,“白露降,寒蟬鳴。”宋代柳永在《雨霖鈴·寒蟬凄切》中寫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杜甫則在《月夜憶舍弟》中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白露時節(jié),是九月的頭一個節(jié)氣,表征天氣已經轉涼,也是古人抒懷感慨頗多的一個時節(jié)。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唐朝詩豪劉禹錫也吟誦出“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邁詩句,多么激越向上的情懷,多么大氣磅礴的意境。
通常,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晚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在即將收獲的秋季,各地的酒廠也告別了夏日修整模式,進行著有條不紊的生產,迎接中秋、國慶等一年的旺銷季節(jié)。
在山東的陽谷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4節(jié)氣的起源地,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的釀酒車間恢復了往日繁忙的場景。在這里,素有“白露濯泉”一說,即“白露時節(jié),水冽霜凝。景陽岡釀酒用水取黃河故道陳年潛滲水,正是年輪滌井濯泉時,水得清、活、甘、冽,真水無香”。
水為酒之血,釀酒用水會對成品酒的質量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以釀造景陽岡賴茆酒所用之水為例,其來自泰山、太行山和黃河三個水系,兩山加一河,造就了這一地域水質的高品質特色。天然的弱堿性、豐富的礦物質,硬度適中,且其它指標也高于一般生活飲用水標準,富含對人體有益的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對釀造高質量的景陽岡賴茆酒至關重要。
另外,賴茆酒采用獨特的復窖工藝,即用140種中草藥封藏于陶壇四周,使其與中藥分子相互滲透。品嘗過賴茆的消費者會發(fā)現,賴茆的酒體有著琥珀色的晶瑩,細細品味,可以品味出“焦香、醬香和藥香的復合香氣”,酒體以醬香為主,具有“優(yōu)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典型風格”。
高品質的酒質和獨樹一幟的口感,固然離不開幾十年如一日的傳統(tǒng)工藝,更離不開“泰山、太行山和黃河三個水系”的自然功力,可以說,是自然之水成就了賴茆這一醬香中的珍品。
景陽岡陳釀上世紀80年代的“輕奢品”
一瓶上世紀80年代的景陽岡陳釀,如今的市場價已經賣到了3000多元一瓶,與飛天茅臺的市場價不相上下。
說起來,景陽岡陳釀與茅臺頗有淵源。1980年6月,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老廠長劉道鎮(zhèn)與王文斗、段世海、陳灃印共四人,到茅臺酒廠參觀。時任茅臺酒廠生產科長季克良帶領大家參觀酒廠。歸來后,劉道鎮(zhèn)親自制定了景陽岡陳釀酒的合理配料和勾調工藝,在勾調時,進行了反復試驗和品評,才有了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的景陽岡陳釀。
“我們酒廠的起步、發(fā)家都要歸功于兼香型——景陽岡陳釀。”上世紀80年代,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生產的景陽岡陳釀獲得了“南茅(茅臺)北虎(景陽岡)”的美譽。那時,剛從學校畢業(yè)不久的孫瑞忠剛到酒廠報道上班時,也不禁被當時一公里多長的購買隊伍深深震撼了,他不由地感慨,“景陽岡陳釀是名副其實的一瓶難求,當時,每人限購兩瓶。”
與濃頭醬尾的湖北白云邊等兼香產品不同,景陽岡陳釀是醬頭濃尾,當年,已故白酒泰斗沈怡方到廠參觀后,嘖嘖稱好,并說,“該酒醬頭濃尾的工藝,全國獨此一家!”
當時,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唯一一家生產兼香型白酒的企業(yè),消費者沖著酒質來購買,可以說,兼香型的景陽岡陳釀是消費者中當之無愧的“心頭愛”。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瑞忠說:“景陽岡陳釀的產量從兩三百噸擴產到五六百噸,又逐漸擴容到千噸。”后來,隨著上世紀90年代濃香的“一枝獨秀”,再到今天醬香型的異軍突起,消費者對白酒香型的選擇是在不斷變化、向多元化發(fā)展的。但是,在香型融合的大消費背景下,“品牌、品質”仍是消費抉擇的核心,擁有過硬酒質、悠久歷史的景陽岡陳釀,如今依然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也就出現了三千多元一瓶,仍被消費者推崇的局面。
單從釀造原料和釀造工藝來說,景陽岡陳釀優(yōu)選高粱、大米、小米、小麥、豌豆五種糧食為原料,用高、中溫麥曲為發(fā)酵劑,采用雙輪底回沙發(fā)酵,清蒸清燒,分段餾酒,分質儲存,合理勾兌。景陽岡陳釀傳承了上千年的釀酒歷史,其釀制工藝更是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景陽岡陳釀品質過硬、品牌揚名全國,與其早早地在品牌宣傳方面的“覺醒”不無關系。
上世紀80年代,景陽岡陳釀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召開了新聞發(fā)布會,《新聞聯(lián)播》前主播邢質斌曾在現場播報、宣傳,發(fā)布會吸引了書畫名家、社會名流的參與。
彼時,景陽岡陳釀從一開始的六塊一毛錢一瓶,到后來賣到八塊八一瓶,當時,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是20多塊錢,可以說,當時的景陽岡陳釀也算是“輕奢品”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如今,景陽岡陳釀依然秉持匠心,依托傳統(tǒng)工藝,在兼香型的品類上,樹立“醬頭濃尾”的標桿型產品的市場地位。
秦漢隋唐時期陽谷酒事
秦漢三國直至盛唐,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迅速而且逐漸強盛的時期。從秦皇漢武到貞觀開元之治,酒禮、酒道更加廣泛深入地與政治、軍事、宗教、文化藝術相融合,東方酒文化成為蘊含豐富、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在這些現象中,張揚英雄氣概,頌揚正義,貶懲邪惡的酒文化更引起人們的關注。
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的酒道館記載的這個歷史時期的大事主要有:
呂不韋酒成大事。秦國大政治家呂不韋(今濮陽人)因好飲酒結交秦公子子楚,后又借酒宴將趙姬獻于子楚,再后又借酒帶子楚、趙姬及其子贏逃離趙國,歸秦接替了王位。呂不韋遂為秦之丞相,封為文信侯。
還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是鴻門宴。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占秦都咸陽后,派兵守函谷關,不久項羽率40萬大軍攻入,進駐鴻門準備消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調解,劉邦親自赴鴻門會見項羽。宴會上,范曾令項莊舞劍,欲乘機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常以身掩護。最后樊噲帶劍執(zhí)盾闖入,劉邦脫險。
另外,酒道館還展示了這段歷史時期的著名歷史人物的畫像,主要有陶淵明畫像。陶淵明是晉代棄官歸隱田園的著名詩人,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詞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桃花源詩》等,他的飲酒詩對后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陶淵明詠酒詩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試酌百情遠,垂觴勿忘天。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還有曹植畫像。曹植系曹操三子,曹丕登位后,曹植封于阿(今陽谷東北一帶)處于軟禁狀態(tài)。他在這里寫下大量借酒抒發(fā)憤慨的詩篇。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年壽,賓奉萬年酬。
酒道館內,還有“醫(yī)圣”華佗像。華佗(145~220)字元化,東漢沛國譙縣(今亳州市)人,三國著名醫(yī)學家,被后人稱之為“醫(yī)圣”。相傳曾在陽谷行醫(yī)救治鄉(xiāng)民,至今為人們贊揚。
唐朝詩人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中提到魯酒,詩中的沙丘、汶水,當時就是魯酒盛行之地,正是陽谷一帶。這也表明唐朝這一帶的魯酒,品質優(yōu)良,文人士多有吟詠。
酒道館還有兩則歷史故事:一是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生嗜酒,曾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詩句。一日曹操邀劉備飲酒,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縱論天下局勢,何人堪稱英雄,論遍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等,曹操說都不是英雄,曹操的結論是唯劉備和曹操,可以稱為英雄。
二是宴桃園豪杰三結義。劉備、關羽和張飛,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yè)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酒道館還介紹了一部古書《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古農書,系北魏賈思勰撰。書中論述了釀酒程序,釀酒法計有43種,其中神酒法9種,釀白醪酒1種,笨曲酒法26種,法酒法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