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新挑戰、發展新常態,酒類市場怎么管?“以‘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為抓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酒類追溯系統和誠信平臺建設,為消費者打造出可信賴、放心購買飲用的消費渠道和環境,創造實用、管用、可復制的實操經驗。”這是上海寶山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潘宏祺近年來探索出的一套新法。
先行先試,新鮮經驗引發關注
今年2月25日,國家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任路政閩一行來上海調研酒類流通管理工作,并聽取了上海市、區酒類專賣局及部分企業、行業協會負責人對將要修訂的《酒類流通管理辦法》意見和建議。會上,潘宏祺代表寶山區酒類專賣局匯報了本區酒類監管做法及成效。
路政閩表示:“上海在酒類管理的很多方面有創新、有探索,特別在酒類追溯和誠信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及取得的成績要給予高度肯定,應對上海酒類專賣局創新做法加以提煉總結并不斷推廣。”
第二天,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處長鄧庭福等一行又專程來到上海寶山區,實地考察位于共江路的“酒老板”專賣店“追溯寶”便民服務一體機應用情況。座談會上,潘宏祺詳細介紹了寶山在酒類流通追溯信息系統建設、誠信經營標準化、溯源應用與誠信體系建設相結合等方面的具體舉措與辦法,并與大家分享了一些創新途徑、模式的經驗體會。
“追溯寶”自助終端機的應用為百姓消費放心酒類食品帶來了便捷,為企業與商家營造放心的購物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供了支持。”對此,考察組一行充分肯定了寶山區在推廣追溯寶應用、創建放心店等方面的創新做法。同時,希望寶山要繼續抓緊完善追溯寶便民服務一體機的推廣,不斷提升服務范圍,為全市以及全國建立酒類食品放心消費的管理模式提供借鑒。
“我們只是在新常態下先行一步,在監管的新理念新途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為行業提供借鑒。”潘宏祺謙遜地向《華夏酒報》記者說道,“酒類監管是一個老話題,千頭萬緒,面大量廣,面對新形勢,老的一套管法顯然不能解決新矛盾。必須打破老框框,有破有立,運用新手段、新思維,建立新秩序。我們的訴求就是整合行業力量,服務市場、優化環境,打造信用生活。”
產品可溯源,源頭筑防線
“市場形勢日益變化,消費需求不斷升級。這要求我們監管部門要走在市場前面,研究把握新趨勢,更新服務理念,創新監管模式和手段。”潘宏祺時常這樣要求自己和他的隊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針對長期以來假冒偽劣產品禁而不絕的老大難問題,2012年起,寶山區酒管局積極探索利用物聯網技術,推進酒類安全溯源管理,2013年5月,我們率先在行業內開通酒類產品溯源信息平臺,這為強化酒類安全、放心消費從源頭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墻。”潘宏祺強調說。
“近年,寶山區酒管局對溯源信息平臺進一步升級,新建成追溯寶便民服務一體機,這可謂是一項重要的創舉。該機具有政府備案、公開承諾、流通過程受監管、便捷查詢等特點,為每一瓶合格的進口酒都貼上專屬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消費者在買酒時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清楚知曉酒的‘身份’。上海市商務委去年召開的‘2015年上海市食品流通追溯技術創新大會’對該平臺作了重點推薦。”潘宏祺繼續說道。
據了解,追溯寶便民服務一體機,主要開設了食品酒類安全信息追溯查詢、溯源商城等一系列便民服務,該機目前已被陸續推廣應用到上海全市的放心店、便利店、百貨商場、商務樓宇、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追溯寶便民服務一體機也被作為評選放心店的依據。
潘宏祺表示:“為保障酒類消費者利益,我們通過建立專門用于酒類商品溯源的開放式平臺,使得消費者和執法人員能夠利用現代化移動設備,在第一時間確認眼前的那款酒類商品是否‘身家清白’。不僅如此,消費者就可以通過這個全新平臺實現對酒類經營企業違法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目前,寶山溯源系統在形成信息采集到產品追溯信息查詢一體化的專用軟件系統的基礎上,著手將寶山溯源系統與市、區相關信息系統對接,與上海市酒類專賣管理局追溯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對接。
截至去年底,寶山轄區“酒老板”酒業在上海市直營門店實現追溯寶終端機全覆蓋布點。酒老板的溯源建設帶動了整個行業溯源建設的推廣,為廣大消費者購買放心酒帶來了便捷。
大數據構筑“發現機制”新常態
如果說推行酒類溯源系統建設是寶山區創新平臺監管模式的“備案平臺”,那么,“誠信通”的推出則是他們酒類監管的“發現平臺”。
據了解,寶山區現有酒類生產、批發、零售企業3000多家。
“大量的中小型零售企業存在銷售分布面廣、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個別經銷商存在貨源渠道不明、經營誠信缺失等問題,這些都構成了食品安全事件多發的重要隱患。并且,現有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的‘發現機制’監管體制還沒有健全起來,監管能力薄弱。”潘宏祺坦言,“老的一套做法已無法解決新問題。對此,寶山酒管局通過借鑒‘城管通’APP手持終端的方式,開發了酒類監管“誠信通”APP手持終端,并于2014年12月底投入應用。”
寶山酒類“誠信通”管理系統是基于寶山區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整合手機APP終端和酒類監管執法系統,依托網格平臺對酒類流通進行綜合管理的信息系統。
“誠信通”手持終端通過行業督導員、市場監管局等人員對經營企業(店)走訪及巡查中,把酒類專賣經營店的經營涉嫌違規的上報以及對其經營進行評價,涉及酒類違法線索可及時傳遞給網格平臺。以此加大溯源應用監管,督促商家誠信經營,并且與上海酒類監管信息平臺等相聯接,創新案件發現機制,實現資源共享。
“該信息系統基本形成網格確定、內容明了、責任清晰、流程統一的酒類監管體系,基本建成覆蓋全區的大數據信息平臺體系,具備了對全區范圍內酒類監管問題從發現到處置實施監督指揮的能力,推動了酒類流通領域各相關部門工作效能的提升,實現了酒類專賣常態長效管理的模式創新。”潘宏祺表示。
建立自律誠信機制
潘宏祺說:“我們通過多年的實踐認識到,行業自律是推進法治建設、打造誠信社會的基礎,只有從業者從自我做起,人人心中有信、心中有法,自覺守信守法,才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他指出:“推進行業自律誠信建設,涉及生產、流通、消費、監管整個產業鏈,需要多方的合作和配合。特別是職能監管部門要有所作為,既要監管又要引導還要服務好,當好引領者、推動者、服務者。”
據了解,自2013年下半年起,寶山區成為各區縣中首個開通酒類溯源管理系統的地區以后,著手聯合區域內經營企業、信息公司、銀行等相關單位,明確各自責任,細化分工,積極建立行業自律機制。
至2014年初,寶山區58家酒企成立了自律誠信聯盟,建立起行業督導員隊伍,向批發及零售商發出“自律倡議”,開展自律誠信的“放心店”建設。2015年,寶山酒類專賣局與華潤雪花啤酒企業合作,強化行業督導員隊伍建設,并且與寶山城市網格化管理中心合作,逐步形成酒類經營違法“發現機制”,并將誠信建設覆蓋淞寶地區的超市和品牌零售店,逐步建立起酒類行業的自律約束制度圍欄。
“我們的這種做法帶來的好處是,一方面為酒企和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信用支撐;另一方面為監督管理的創新提供了機制和手段。對此,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于2014年9月向寶山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區酒業協會頒發了‘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潘宏祺介紹道。
監管的歸宿是服務
在潘宏祺看來,監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服務好市場,創造良好環境才是根本所求。“在保證一方市場凈土的同時,寶山酒管局從2013年起逐步建立行業‘應用清單’制度。我們首先從‘金融服務’與企業‘行為清單’掛鉤著手,為小微企業的融資貸款、代理渠道和商超入駐等提供幫助,扶持誠信企業經營,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在過去3年的時間,通過寶山區酒類專賣小微企業城市商業合作社,聯合銀行金融機構強化對應用酒類安全溯源系統的小微企業服務。“合作社平臺為小微企業向銀行融資打開了綠色通道,銀行也通過專業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參與加強了對酒類流通行業信息的了解,提升了風險判斷和防范的能力。”潘宏祺表示。
2015年11月30日,由上海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寶山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寶山區酒業協會聯合舉辦的酒類誠信宣傳進社區首場活動在寶山區顧村鎮舉行。此項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務實,有誠信知識、酒類電子商務批發平臺、酒類溯源系統應用、酒類安全知識等講座,還有現場信用咨詢、如何鑒別真假酒、消費維權等誠信便民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上海市酒類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寶山區酒業協會與16家酒企代表舉行“賣真酒,我把關,你放心”誠信簽約,公開向社會承諾嚴把產品質量關,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讓消費者放心購酒、放心喝酒。
寶山區酒類誠信、便民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務實、接地氣的實施,收到了廠商和消費者的普遍點贊。2014年10月,寶山區酒類專賣管理局、寶山區酒業協會獲得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頒發的“上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誠信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我們的目標就是賣真酒、我把關、你放心。為企業創造一個和諧、公平、可持續的發展環境,為消費者打造信用社會、品質生活。”潘宏祺說道,“雖然我們在酒類監管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們清醒認識到這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工作。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促進酒類溯源信息聯動,將‘酒類放心店’建設與企業的誠信經營活動更好地結合起來,為創新上海市酒類流通渠道行業監管不斷探索新途徑。”